您当前的位置:郭世波 >> 正文

活性植物药治疗顽固白血病

发表日期:2015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最好的肿瘤医院

导读:白血病患者经治疗取得完全缓解后,由于体内残留少量白血病细胞增殖,最终会导致复发,因此,我们将此状态称之为残留白血病。怎样用中医理论来认识残留白血病,是否有必要继续进行活性植物药治疗,如何制定“活性植物药”治疗策略,采用怎样的思路来指导用药,是白血病患者最想了解的。

什么是活性植物药?

活性植物药是指β-谷甾醇,而β-谷甾醇是植物甾醇类成分之一,存在于某些植物药中,具有降血脂、抗癌、抗炎症等作用,目前β-谷甾醇已应用到医药行业中。对β-谷甾醇的结构、分布、分离纯化、含量测定、医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了概述。

一、 残留白血病“活性植物药”治疗的意义

急性白血病化疗取得完全缓解后,其复发率很高。采用放、化疗杀灭白血病细胞的办法仍然是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其使用剂量及效用基本上达到极限。即使给白血病患者超量的放化疗以及骨髓移植,虽然可以使患者长期存活得到改善,但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白血病复发问题。

目前所用化疗药物缺乏特异性,放、化疗虽然能杀伤大量白血病细胞,但也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重创,化疗剂量受到限制。虽然化疗方案不断改进,仍不能把白血病细胞杀灭殆尽。因此白血病复发仍是当前白血病治疗的主要障碍,对白血病复发的根源的残留白血病“活性植物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中医临床治疗着重于应用活性植物药修复,受到重创机体免疫功能,最终消灭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彻底治愈白血病。

二、 中医对残留白血病的认识和治疗

1、中医对残留白血病的认识

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以贫血、发热、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为其特点,当属中医"虚劳"、"血证"、"温病"、"症积"等范畴。《内经》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白血病的内因是正气不足,或先天已有胎毒内伏,复感瘟毒,邪毒侵袭,内表入里,直中骨髓,伤精耗血而发病。

白血病一般初期以邪毒及血瘀之实证为主,临床症状主要为贫血、出血、发热、肝脾肿淋巴结肿大等,经治疗取得完全缓解后临床症状可以完全消失,但由于放、化疗毒副作用大伤元气,使机体处于"邪退正衰"、"气阴两伤,邪毒内伏"的病理生理状态,在这个阶段由于正衰,可有头昏、眼花、倦怠乏力、面色无华、动则气短、食欲不振、心悸失眠、舌淡脉弱等气血亏损症状,有的还有咽干、失言、盗汗不眠、耳鸣舌淡、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肾虚之象,此时的治疗重要是消除余毒,恢复正气。

2、“活性植物药”对残留白血病的治疗

《素向》调经论强调"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根据前人的经验,扶正培本,调整阴阳气血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尤其是残留白血病处于“邪退正衰”状态,扶正培本重建及恢复残留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是治疗残留白血病的根本。然而,邪退而不是邪袪,邪毒内伏仍是白血病复发的主要病机,故袪除余毒仍是治疗残留白血病不可忽视的问题。

①补益气血主要用于残留白血病患者经化疗后,有头昏、眼花、倦怠乏力、面色无华、动则气短、食欲不振、心悸失眠等症。活性植物药“康血宁I号”方治疗具有恢复或增强患者精力,减轻或消除自觉不适之症,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②滋阴壮阳、补肾生髓的治疗是针对残留白血病邪毒伏居骨髓,暗耗肾精,加之反复化疗元气大伤,可出现失言、盗汗不眠、耳鸣舌疼、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用活性植物药对抗化疗药物对造血干细胞的毒害作用,刺激骨髓造血细胞的生长。

③解毒袪邪主要用于残留白血病的治疗,活性植物药进一步清除体内残存的白血病细胞,达到恶制白血病复发,用以上正规治疗白血病取得可喜成果。

提高警惕,警防医托,请认准官方平台。 最近医托经常出没于我院挂号处、我院大门附近、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希望广大患者不要上医托的当,来院过程中不要随意和陌生人搭话,交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配合公安部门与医托斗争到底。
权威专家
孙浩   教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主席位,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先进者。

累计治疗2589位,在线答疑5648问题。

专业擅长:中医药治疗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瘤、脑瘤、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并在肿瘤术后预…[详情]

健康通道

本医院是市医保定点医院,国际化平价医院,无节假日医院。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