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郭世波 >> 正文

中日应对胃癌的方法借鉴

发表日期:2016年04月19日 来源:中国最好的肿瘤医院

中日应对胃癌的方法借鉴,胃癌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病了,那么胃癌病因有哪些呢?胃癌发病率逐年攀升,中国最好的肿瘤医院专家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内容。

上周末,由浙江省中医院主办的第二届中日胃癌西湖论坛、第七届浙江省胃癌外科高峰论坛暨第24届浙江省肿瘤防治学术年会在杭州召开。中国抗癌协会胃 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北山丈二教授,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沈琳教授等 四五百名中日专家参加了会议。

大会执行主席、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程向东教授说:“现在,全球每年新发的胃癌患者大约有100万人,我国占了 46.7%。近10年来,我国对胃癌的诊断、治疗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每年全球因胃癌死亡的人中仍有三分之一来自我们国家。这主要与我国医疗水平不平衡,筛 查普及率低、治疗不规范有一定的关系。这次,把中日两国顶尖的胃癌专家邀请来,除了要交流最新的学术信息外,还有个很大的目的是推广胃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模式和规范化诊疗。”

除了怎么治疗外,与会的专家还提到了怎么预防胃癌或晚期胃癌的发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1.少吃腌制品等高盐食物,特别是暴腌菜;2.40岁后每年做一次胃镜。

腌制品引发胃癌三部曲——

1.高盐可直接损伤胃黏膜

2.腌制品会在胃内产生强致癌物亚硝胺

3.强致癌物亚硝胺+损伤的胃黏膜=增加胃癌几率

常吃腌制品等高盐食物

患胃癌风险增加4-5倍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胃癌仍是发病率最高的消化道肿瘤,导致胃癌的因素有很多,高盐饮食和长期吃腌制品是主要的两大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经常吃腌制品的人其患胃癌的风险会增加4-5倍。”

在我国,胃癌有四个高发地区:河西走廊一带、胶东半岛、辽宁以及东南沿海,这些地区人的饮食结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吃腌制品的频率相对较高。

移民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亚洲国家的人移民到欧美国家后,第一代移民患胃癌的风险是不变的,但第三代移民患胃癌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几乎与欧美国家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佐证了饮食习惯对胃癌的影响。

“常 吃腌制品之所以会增加患胃癌几率,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腌制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较高。另一个是高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在胃酸作用下会生成亚硝 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盐的渗透压较高,对胃黏膜会造成直接损害。当致癌物质与受损的胃黏膜接触,其癌变的几率就会增加。”

胃黏膜是人体重要的保护膜,可以分泌黏液、胃酸、胃蛋白酶。虽然,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能力很强,一般36小时就可以重生一遍,但当它反复受 到刺激、损伤,就会形成溃疡。受损的胃黏膜遇上亚硝胺,就好比迷失的小孩遇到了坏人会走偏,胃黏膜也一样,在致癌物的诱导下会突变,它们之间有个连锁作 用。

对于腌制品等高盐饮食与胃癌的关系,医学界还有几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高盐食物会使胃酸分泌减少,并抑制前列腺素E2的合成,而前列腺素E2具有提高胃黏膜抵抗力的作用,这样就使胃黏膜易受损而产生胃炎或胃溃疡。

另一种解释是,长期高盐饮食会刺激胃黏膜,导致重度萎缩性胃炎的发生。而重度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不管是哪种解释,高盐饮食基本可以确定可增加胃癌发生的几率。

腌透的腌制品偶尔少量吃吃关系不大

但暴腌的菜肴最好不要吃

本周即将进入小雪,小雪过后,是杭州人腌酱鸭、咸鸡、咸鱼、咸菜的高峰。吃咸菜、梅干菜、泡菜、酱鸭、三抱鳓鱼等,是浙江老百姓多年以来的饮食习惯,要改真的很难。

这些腌制品中,哪些更易导致胃癌?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个人认为,腌制品增加患胃癌的风险主要与它的腌制方法、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有关,与食材关系不是很大。

“对腌制品完全忌口一点不碰也没必要,但确实要改变吃腌制品的嗜好,减少吃的频率,每次吃得少一点。”

但有一种腌制品,程向东教授提醒最好不要碰,就是暴腌菜。所谓暴腌,就是只腌了5-7天的食物。一般来说,颜色比较鲜亮、吃起来比较脆爽的,腌制的时间大都较短,这种腌制品亚硝酸盐的含量比较高。

有人曾做过冬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发现腌制4-8天时,所含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腌到第20天时几乎为零。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 工程学院食品系何晋浙副教授说,一缸冬腌菜的亚硝酸盐含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腌制期内,是一个从少到多,再变少的过程。一般情况下,7—8天是亚硝酸盐含 量最高的时候,随后微生物活跃程度降低,发酵能力也随之减弱,亚硝酸盐慢慢减少,又氧化成硝酸盐。

如果实在太馋了,想做点暴腌菜尝尝怎么 办?那就在腌制的时候加点维生素C。《好奇实验室》也曾作过对比实验,在一缸100斤的腌菜中,加了20克的维生素C,另一缸不加。7天后,从两只缸里各 取一棵腌菜,送往浙工大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系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没加维生素C的腌菜,亚硝酸盐含量为20mg/kg,根据《食物中污染物限量》的国家 标准,这已经是上限了。而加了维生素C的腌菜里,亚硝酸盐含量为10mg/kg,降低了一半。显然,加维生素C的效果确实很明显。

吃得淡一点、软一点

多吃新鲜蔬果、优质蛋白

可减少得胃癌概率

一种疾病有危险因素,就有保护因子。吕宾教授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摄入优质蛋白有助于保护我们的胃。新鲜的蔬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C可阻断亚硝胺的形成,也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降低患癌的风险;优质蛋白则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

研究发现,新鲜蔬果、豆及豆制品、根茎类食品及水生性植物对胃有保护作用,适当多吃可使胃癌风险性降低50%左右。

“淡 一点、软一点是一个大原则。”省级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肿瘤内科郭勇教授说,从中医角度讲,胃不好又可以分为虚证和实证。实证者往往舌苔厚腻,体内痰湿较 重,这类人应该少吃甜腻的,煎炸、烘烤的。番薯、芋头、玉米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虽然对肠道好,但也不能超过饮食结构的30%,否则容易伤胃。平时可以泡点 菊花喝,也可以吃点米仁、山药;虚证者,特别是阴虚者,主要表现为舌质红绛,应吃点荸荠、雪梨、冬瓜等润肺的食物。

40岁以上每年做一次胃镜

“从世界范围来看,胃癌的发病率亚洲最高,其中日本第一,韩国第二,我国第三,但死亡率三个国家却是倒过来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和韩国的早期 胃癌检出率很高,日本约70%,韩国约60%,而我国却大概只有10%。日韩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这么高,得益于他们筛查做得好,民众健康意识强。”

筛查胃癌,目前胃镜仍然是金标准。像日本,40岁以后都会至少做一次胃镜,此后每隔一两年还会定期检查。政府也把胃镜体检项目纳入相关法规保障之中,作为一项社会福利督促并免费向市民提供,因此日本早期胃癌的发现率很高。

40岁-75岁者,每年体检中最好加做一个胃镜;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胃痛、胃胀、胃不适等症状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必要时做个胃镜,尤其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

好了,这就是我们中国最好的肿瘤医院的专家对“中日应对胃癌的方法借鉴”的全部介绍,希望对您的就医提供些方便,如有疑问,请点击本站的其他相关文章。

提高警惕,警防医托,请认准官方平台。 最近医托经常出没于我院挂号处、我院大门附近、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希望广大患者不要上医托的当,来院过程中不要随意和陌生人搭话,交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配合公安部门与医托斗争到底。
权威专家
孙浩   教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主席位,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先进者。

累计治疗2589位,在线答疑5648问题。

专业擅长:中医药治疗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瘤、脑瘤、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并在肿瘤术后预…[详情]

健康通道

本医院是市医保定点医院,国际化平价医院,无节假日医院。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