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郭世波 >> 正文

胃肠道伴癌综合征的原因

发表日期:2014年12月04日 来源:中国最好的肿瘤医院

胃肠道伴癌综合征系指由于消化系的某些癌瘤所伴发的一些症候群,它不包括肿瘤的一般全身性影响, 如黄疸、发热、消瘦等, 也不指经典的消化道内分泌肿瘤的胃肠外表现。

生理学的研究已证实,血浆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分解产物中,仅10%左右从肠道排出,因此认为正常人生理情况下胃肠道蛋白质的丢失可以忽略不计。

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

1.胃肠黏膜糜烂或溃疡导致蛋白渗出或漏出。

2.黏膜细胞损伤或缺失,细胞间紧密连接增宽,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漏入肠腔。

3.肠淋巴管阻塞,肠间质压力升高,使富含蛋白质的肠间质不但不能保持在间质中或被吸收入血循环,反而使其溢出,进入肠腔而丢失,肠道炎症引起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的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是由于炎症区细胞外液和炎性液体渗出所致,在正常情况下,漏入胃肠道的血浆蛋白量不多,估计这些蛋白质不到血循环白蛋白的6%,只相当于这些血浆蛋白每天分解率的10%~20%,其中90%以上被消化后又重新吸收。

因此,胃肠道的分解代谢在血浆蛋白总的分解代谢中并不占重要地位,在蛋白丢失性胃肠病时,血浆蛋白质从胃肠道的丢失远越过正常丧失量,每天蛋白质在胃肠道的降解率可高达循环血浆蛋白质总量的40%~60%以上。

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时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与蛋白质的分子量无关,血浆蛋白大量漏入胃肠道,致使血浆蛋白质半衰期缩短,周转率加快,有研究表明,本病时由于血浆蛋白质无论其分子大小均从胃肠道黏膜漏出,因而合成率越慢和(或)半衰期越长的血浆蛋白下降越明显,白蛋白和IgG 的半衰期较长,即使机体进行代偿性合成,其能力有限,肝脏合成白蛋白的速率最多能提高1 倍而IgG 等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还不受血浆浓度降低的刺激。

所以白蛋白和IgG 的血浆浓度在本病时下降程度最重,使得本病患者常伴有低白蛋白血症,周转率快,半衰期短的血浆蛋白,如转铁蛋白,铜蓝蛋白,IgM 等不易受到影响,本病时仅轻度降低,而纤维蛋白原半衰期最短。

合成速率最快,故血浆浓度一般正常,丢失入胃肠腔的蛋白质在肠腔内被分解成氨基酸,肽而被再吸收入血循环,作为机体的氮源,如果丢失入胃肠道的蛋白质量较多,进入肠道的速度较快或肠蠕动较快,则有大量的蛋白从肠道排出,因肠淋巴管阻塞而致蛋白质从肠道丢失者,可同时有淋巴细胞从肠道丢失而致血淋巴细胞减少,此外,其他血浆成分如铜,钙,铁,脂质等也可从胃肠道丢失,

提高警惕,警防医托,请认准官方平台。 最近医托经常出没于我院挂号处、我院大门附近、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希望广大患者不要上医托的当,来院过程中不要随意和陌生人搭话,交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配合公安部门与医托斗争到底。
权威专家
孙浩   教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主席位,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先进者。

累计治疗2589位,在线答疑5648问题。

专业擅长:中医药治疗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瘤、脑瘤、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并在肿瘤术后预…[详情]

健康通道

本医院是市医保定点医院,国际化平价医院,无节假日医院。

联系我们